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05
如果被胁迫签订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当事人无需履行此类合同,并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如果被胁迫签订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当事人如果接受认可该合同,则该合同有效。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并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当事人被胁迫签订买卖合同后,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但要注意诉讼时效,必须在事发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否则撤销权将消失。
确定起诉法院的方法如下:
1. 如果合同约定了管辖法院,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2.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管辖法院或约定不明确,则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地:
(1) 如果争议标的为货币支付,则以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2) 如果涉及不动产交付,则以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3) 如果涉及其他标的,则以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在向法院起诉时,需要准备以下证据:
1. 民事起诉状:明确诉讼请求,例如撤销合同、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等。
2. 证据: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1) 当事人的陈述。
(2) 书证。
(3) 物证,例如作案工具等。
(4) 视听资料,例如录音录像等。
(5) 电子数据,例如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
(6) 证人证言。
(7) 鉴定意见,例如伤残鉴定、病历等。
(8) 勘验笔录。
证明买卖合同关系及从属的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包括:
1. 买卖合同。
2. 订(定)货单。
3. 证明要约、承诺生效的信函、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证明口头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实际履行凭证等。
4. 证明担保合同关系的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定金合同或交付定金的凭证、保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