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承包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仲裁适用哪些范围?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03

 
57294
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纠纷不能以仲裁来解决,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争议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第2条的规定及其原则

根据仲裁法第2条的规定,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这一规定明确了以下三条原则:

一、当事人必须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包括国内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组织。

二、仲裁的争议事项必须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

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即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或协商解决的事项。

三、仲裁范围必须是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仲裁的范围限定在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之内。

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定义

合同纠纷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当事人因订立或履行各类经济合同而产生的纠纷。这包括国内、国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各类经济合同纠纷,如知识产权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期货和证券交易纠纷、保险合同纠纷、借贷合同纠纷、票据纠纷、抵押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纠纷和海商纠纷等。同时,也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纠纷,以及涉及国际贸易、国际代理、国际投资、国际技术合作等方面的纠纷。

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指由侵权行为引发的纠纷,尤其在产品质量责任和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较为常见。

不能通过仲裁解决的纠纷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也涉及财产权益争议,但往往涉及当事人本人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需要法院作出判决或由政府机关作出决定,因此不属于仲裁机构的管辖范围。

二、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也称为行政纠纷,是指由于行政管理引起的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的争议。根据外国法律的规定,这类纠纷应当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

特殊纠纷的解决方式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由国家另行规定,即不适用仲裁法。这是因为虽然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但它们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不同,因此需要另行规定进行调整。

延伸阅读
  1. 合同纠纷的调解途径
  2. 行政复议的附随性受案范围及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3. 仲裁回避决定的主体
  4. 如何应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法律途径与协商解决
  5. 试用期完离职扣一半工资的法律问题解析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关于山东省XX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2.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制冷设备工程安装合同
  3. 房屋租赁合同的管辖法院确定方法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5. 旅游行程结束前的合同解除权
  6. 仓单注册的定义和流程
  7. 主合同无效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2. 工伤仲裁的流程如何进行的
  3. 女职工在劳动中的特殊保护
  4.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仲裁
  5. 辞退纠纷处理
  6. 劳动纠纷诉讼
  7. 房屋买卖纠纷解决方式

热门合同下载

  1. 任课教师聘用合同范本
  2.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