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4
合同欺诈行为可分为积极欺诈和消极欺诈两种形式。积极欺诈是指故意陈述虚假事实,如夸大产品功效等。消极欺诈是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如隐瞒合同标的物的缺陷和瑕疵,或者对合同对方明显不利的重要事实和信息。
积极欺诈行为是指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他人。例如,对自己的产品作不切实际的宣传,夸大产品的功效等。这种行为违反了合同订立的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消极欺诈行为是指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其目的是欺骗他人。例如,故意隐瞒合同标的物的固有缺陷和瑕疵,或者故意隐瞒对合同对方明显不利的重要事实和信息等。这种行为违反了合同订立的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合同当事人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和第54条分别规定了两类合同欺诈行为的处理办法。根据第52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等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无效。根据第54条的规定,一方以欺诈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56条的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受损害方有权要求返还合同取得的财产;如果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于广大私营企业经营者而言,了解合同欺诈的含义与界限至关重要。既要避免自身从事合同欺诈行为,也要防止他人对自己进行欺诈。同时,要熟悉我国法律关于合同欺诈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