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欺诈案件裁决:被告应返还保证金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01
案情简介
原告某实业总公司委托其副总经理何某与被告下属单位“交易所”建立期货代理合同关系。然而,“交易所”在代理期货交易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制作假单、飞单等方式蒙骗原告,导致原告无法了解交易的实际情况。原告遭受亏损,要求被告返还保证金。被告辩称原告共亏损63万元,愿意退还保证金57万元,其余损失属于正常亏损,不予接受。
裁判要点
法院认定“交易所”在代理期货交易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蒙骗原告,使双方之间的代理关系无效。由于“交易所”不具备法人资格,被告应承担全部过错责任。
法理评析
期货欺诈行为是指期货经纪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期货交易中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故意制造虚假事实或隐瞒实情,欺骗客户,损害客户利益,扰乱期货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非法经营、散布虚假消息、内幕交易、挪用客户保证金等行为。在代理期货纠纷案件中,律师需要审查期货经纪公司是否具有合法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内从事期货经纪业务,以及是否存在故意欺诈客户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以及客户受损害的事实和损失与期货经纪公司欺诈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期货欺诈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依据《民法通则》第61条处理。期货经纪公司应返还客户的保证金和赔偿利息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如双方均有过错,则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期货经纪公司因欺诈行为获得的盈利应上交国库。在本案中,被告下属单位“交易所”代理期货交易时实施欺诈行为,导致代理关系无效,过错在于被告,应返还客户的保证金和赔偿利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