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1-10
在订立合同之前,应对对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经营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和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如果自己了解有困难,可以向对方所在地的工商部门查询,并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和所开立介绍信的真实性。对于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许多漏洞的出现是由于经办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所致。因此,应注意提高业务人员及领导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熟悉本行业的业务情况,切实反映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掌握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是否对该交易行为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可以寻求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
虽然我国《合同法》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为了确定责任和避免欺诈,订立合同时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时,订立合同时应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了标准的合同范本,可以进行参考。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进行鉴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对内容进行审核,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合同的严肃性和可信度。
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是在订立合同时,如果能够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地减少合同风险。例如,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时,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
防止虚开支票的欺诈有两个较有效的方法。一种是款到交货,根据支票转账所需时间,要求买方在款项到达卖方账面后才交货。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很难使买方接受,除非货物较为紧俏。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到出票人开户银行去持票入账,以便立即知道支票是否能兑现。如果支票能够兑现,可以立即进行转账;如果支票被拒付,可以立即停止发货,从而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