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居间人欺骗了该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被居间人欺骗了该怎么办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5-02-12

 
55886
在现实生活中居间合同的适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在二手房买卖的时候,房产中介作为居间人撮合买卖双方签订房屋合同,而签订居间合同有可能被居间人欺骗,那么被居间人欺骗了该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被居间人欺骗的法律处理方式

居间人的如实报告义务

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居间人有责任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与订立合同相关的事项,包括相对人的资信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数量、产品规格等。居间人不得为了个人佣金的私利而隐瞒真实情况或欺骗委托人,以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居间人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的后果

如果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从而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不仅不能要求支付报酬,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例如,居间人明知第三人的标的物有瑕疵,却故意向委托人隐瞒真实情况,导致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居间人应向委托人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如果是第三人故意隐瞒标的物有瑕疵的情况,且居间人确实不知情,那么责任应由第三人承担。

此外,如果居间人与第三人或一方委托人恶意串通,损害了另一方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可以主张与第三人或对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要求第三人或对方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居间人承担赔偿责任。

居间人不得从事的活动

  1. 不得接受明显无支付能力或没有订约能力的委托人的委托,为其从事居间活动。
  2. 不得泄露委托人的商业秘密。

居间人在居间活动中可能了解委托人的商业秘密,如资信情况、供货及销售情况、客户分布情况等。无论是在从事居间活动过程中还是在居间行为结束后,居间人都不得向外泄露这些情况,更不能将其泄露给当事人的竞争对手。否则,居间人将构成侵权行为,并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隐名义务

如果委托人要求居间人不得将其姓名或名称告知交易的第三人,居间人有相应的隐名义务。违反该义务的居间人应向作出要求的委托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然而,一旦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并公开双方的姓名或名称,居间人的隐名义务即告消失。

延伸阅读
  1. 居间合同
  2.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
  3. 甲方与乙方合作协议
  4. 居间合同中的定金收取问题
  5. 案例回顾: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霸王条款是否构成合同欺诈
  2. 居间合同的法律意义和相关权利义务
  3. 邻居盖房子建筑废料乱堆放导致自家庄稼受损的赔偿问题及法律途径
  4. 房产中介费支付引发的纠纷及法律问题
  5. 签订虚假合同的法律责任
  6. 被告人卢*征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刑
  7. 昌邑法院审结伪造经济合同诈骗案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居间合作协议范本
  2. 房地产股权转让范本
  3. 居间合同起诉状范本
  4.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