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诈骗罪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6-26

 
55663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特征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侵犯了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客观方面的表现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B.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C.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

D. 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预付款后逃匿。

E. 以其他欺骗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主观方面的要求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要求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 故意:犯罪行为必须是有意为之。

2. 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犯罪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和合同纠纷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欺诈、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往往容易混淆,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主要指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情况或违约等情况的争议,与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不同。

合同欺诈

一般的合同欺诈行为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小,与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要求不符。

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关键在于利用合同诈骗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

延伸阅读
  1. 如何认定加盟费诈骗
  2. 试论合同诈骗罪在实践中的认定和特征
  3.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4.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5. 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骗取300元的处罚方式
  2. 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和相关知识
  3. 法律咨询:商品房转让中的欺诈行为
  4. 劳动合同无效案件:求职者编造简历导致权利无法保障
  5. 梁-涛与劳动服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无效性问题
  6.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7. 骗子的伎俩及识别方法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