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6-26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侵犯了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 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B.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C.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诱骗对方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
D. 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预付款后逃匿。
E. 以其他欺骗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要求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 故意:犯罪行为必须是有意为之。
2. 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犯罪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欺诈、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罪往往容易混淆,但它们之间有以下区别:
合同纠纷主要指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情况或违约等情况的争议,与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不同。
一般的合同欺诈行为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小,与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要求不符。
因此,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关键在于利用合同诈骗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