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0-04
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构成该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意图。而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也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知,并且希望或被动地接受这种结果。
合同欺诈行为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并非非法占有,而是通过使用欺诈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建立权利义务关系,从履行合同中获取利益。因此,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行为的关键所在。
尽管目的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无法直接观察和触摸,但一旦主观目的形成,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大脑中。主观目的总是通过客观行为来实现,行为人的主观心理内容可以通过客观行为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