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质押生效要件有哪些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2-04
我们知道,不仅有价值的实物可以质押,权利也是可以质押的。债权作为权利的一种,可以用来质押。那么,债权质押生效要件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质押的生效要件
债权合法有效
质押标的的合同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即具有法律约束力。首先,质押的标的不能是不存在、无效或已经消灭的合同债权,否则质押将无效。其次,存在法律瑕疵的债权也不适合质押,例如可变更、可撤销的债权。这些债权在被变更或撤销之前,其效力是不确定的,给质权人带来风险。最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也不适合质押。在这种情况下,质权人无法得到法律保障,无法实现担保的目的,因此不适合质押。
债权可转让
设定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具有可转让性,因为这决定了质权的最终实现方式。当主债务人违约,债权未得到清偿时,质权人作为质权人可以要求第三方债务人履行债务。这意味着出质债权的权利主体发生了变更,质权人成为第三方债务人的债权人。这与债权转让没有区别。根据各国法律规定,不具有可转让性的债权不能进行转让,因此也不能用作质押的标的。不具有转让性的合同债权主要包括:- 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 以特定债权人的行为为基础产生的债权;- 不作为债权的债权,如竞业禁止债权;- 从其他权利派生的合同债权,如保证债权、抵押债权不能单独转让;- 具有人身性质的债权。根据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也不能质押。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禁止对方转让债权。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违反该约定进行转让将导致无效。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或限制转让的债权也不能质押。例如,我国担保法规定,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此外,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依法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在转让权利义务时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的批准,未经批准的转让无效。
债权具有特定性
质押的合同债权必须具有特定性。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设定质押时,用于质押的合同债权已经发生或数额已确定。如果质押的债权是否发生还不确定,或者虽然已经发生但数额尚未确定,将影响抵押担保债权的实现。因此,附带条件的债权在条件成就之前是不适合质押的。二是用于质押的债权所代表的财产是具体确定的。如果债权所代表的财产不确定,在实现出质债权时,质权人无法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获得出质人的特定财产。
债务人无抗辩权或自愿放弃抗辩权
这主要涉及基于"双务合同"产生的债权。在"双务合同"中,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先履行债务为前提条件时,债务人有先履行抗辩权;如果债权人行使债权以其自身同步履行债务为条件时,债务人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债务人行使这些抗辩权将直接限制质押债权的处分,影响所担保的主债权的实现。因此,在"双务合同"中,基于先履行或同时履行对等义务而产生的债权不适合作为质押的标的,但债务人自愿放弃抗辩权的情况除外。对于基于已履行自身义务且符合约定而产生的债权,可以作为质押的标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已经失去了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