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17
小戴于2010年1月进入上海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工作,担任项目经理,月薪25000元,主要负责研发公司确认的一个新项目。由于该项目的技术特殊性,双方未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是订立了一份以完成该项目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该项目研发、调试拟在15个月之内完成,该项目验收合格后,双方的劳动合同终止。
该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小戴继续负责公司的新项目。2011年12月,该项目结束,公司也没有新的项目可以再给小戴,故公司向其发出书面通知,双方劳动关系终止。
小戴收到了公司的终止劳动关系的书面通知后,向公司提出要求支付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金。而公司却向小戴表示,双方签订的是以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任务完成,合同自然终止,公司不需要支付其经济补偿金。
小戴对公司的答复表示不满,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其劳动合同终止相当于2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小戴认为:其自2010年1月进入公司工作,已经连续签订了两次劳动合同。2011年12月因为项目完成,公司没有新的工作任务,双方劳动合同终止。故公司应当支付其相当于2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有固定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与劳动者续签的,则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而现在双方所签订的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没有“续签”一说,工作任务完成即劳动合同终止,公司无须支付小戴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后认为:根据法律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故最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支付小戴支付2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
本案是一起“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关系的存续期限,这是劳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重要条款,它是表现劳动关系稳定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形式将劳动合同划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很多学者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定期劳动合同,只不过合同终止日期未预先具体确定,而限于特定工作的完成,故无需续订。
这个问题在2008年1月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并未提及。但在2008年9月18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第二十二条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本案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先后签订了两份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那最终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是按照两份劳动合同累加计算还是按照最后一份的计算呢?
我们认为:在第一份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终止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双方当时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劳动关系重新建立而未支付经济补偿。故当双方第二份劳动合同自然终止时,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则应按照两份劳动合同的期限累加计算。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劳动合同法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有些法律、行政法规中有关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如《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规定,国营企业的老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领取相当于经济补偿的有关生活补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