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合同常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条款法律知识

赠与合同常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2-15

 
54203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的合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其中,出赠财产的一方为赠与人,接受赠与的一方为受赠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赠与合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赠与合同的特征

赠与合同是一种单务、无偿合同。根据赠与合同,赠与人有义务将自己所有权的财产交付给受赠人,而受赠人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换句话说,受赠人获得赠与物时无需支付对价。尽管根据《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赠与可以附带义务,受赠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但这不等同于受赠人对赠与人进行给付的履行行为。正因为如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也可以成为赠与合同的受赠人。未成年人接受亲朋馈赠的压岁钱和生日礼物,精神病人接受社会慈善团体的治病捐款,都属于这种情况。

赠与合同的成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8条的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这表明,赠与合同应为实践合同。然而,为了更好地约束赠与人,许多学者认为赠与合同应为诺成合同,即只要赠与人表示赠与的意思并得到对方的接受,赠与合同即成立,而赠与人是否交付赠与物则不是必要条件。

赠与合同的法律意义

赠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既是赠与人行使财产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扶贫救危、尊老爱幼的道义行为的法律化。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我国,人们习惯于在过年过节等重要场合或者在同事、亲戚、朋友遇到重大事件(如同事亲朋家中失火、被盗、患有不治之症或去世,导致本人或近亲属经济困难等)时赠送礼品,无论是资金还是实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赠与合同而引发争议的情况也存在。轻则导致感情上的不愉快,伤害同事、亲朋之间的友谊,重则引发当事人之间的敌对情绪或法律纠纷。为了调整赠与关系,《合同法》专门在第11章规定了赠与合同。

延伸阅读
  1. 保险合同的主体是什么
  2. 单务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有效
  3. 签拆迁协议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 商务涉外合同审查要点提示
  5. 货物运输合同书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仓储合同订立的准则有哪些
  2. 三方协议无效是如何认定的
  3. 格式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是否可以更改
  4. 三方没和公司签正式合同吗可以不签吗
  5. 买商铺交定金没签合同可以退吗
  6. 口头合同成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7. 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变更的效力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