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用户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2
共享单车用户通过手机注册,与共享单车公司订立租赁服务协议,在这一协议订立过程中,会涉及哪些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共享单车用户订立合同时应注意的事项
1、格式条款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当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根据第40条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具有免除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情形,该条款将无效。此外,根据第41条规定,对于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因此,作为共享单车用户,在注册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单车公司提供的单车租赁服务协议,该协议属于格式条款。如果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依据上述合同法相关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押金问题
共享单车用户在与单车公司订立单车租赁服务协议时,需要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缴纳一定数量的押金。根据报道,共享单车目前押金总额已达60亿元。押金在法律上应如何界定呢?有人将押金认定为动产质押,但我认为这种界定欠妥。因为押金作为货币属于种类物,一旦转移占有,其所有权也随之转移。用户依据单车租赁服务协议享有其押金的债权,一旦协议解除,用户有权请求单车公司返还押金,这属于合同债务。与之不同的是,在动产质押中,质押人只是将动产转移给债权人占有,质权人并未丧失动产所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有关动产的归还和处置应按照相应程序进行。从实际情况来看,将押金界定为履约保证金比较妥当。单车公司收取押金的目的是激励用户合法、规范及文明使用单车,并起到履约担保的作用。但是,押金作为履约保证金与定金不同,不具有定金罚则的作用。
3、用户个人信息保密问题
用户通过手机注册与单车公司建立租赁合同关系后,单车公司会获取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以及用户使用单车的日常记录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时,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为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5月9日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因此,单车公司在处理用户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