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合同如何防止被欺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订立的程序法律知识

订立合同如何防止被欺诈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4-12-27

 
53883
合同诈骗是诈骗的主要类型,所以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预防合同诈骗的产生,特别是涉及到财产的合同,当事人要预防合同诈骗就需要了解合同诈骗的手段,那么订立合同如何防止被欺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如何防止合同欺诈

一、审查交易方的资质和履约能力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1. 要求对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文件。如果对方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还需要求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文件,以避免因人际关系或熟人介绍而草率签订合同。
  2. 通过多种渠道对对方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
  3. 了解对方的履约能力。

二、严格审查合同条款

在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合同的条款,确保权利和义务相等,条款规范,约定明确,以便于履行。特别是合同的主要条款不能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以防止对方利用条款设置骗局留下隐患。这项工作应由法律顾问(律师)负责。

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完善而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

避免合同欺诈的注意事项

  1. 在签订合同前,必须认真审查交易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书面材料,如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副本、法人资格证明书、法人授权委托书、经办人员的身份证明等。如果交易方是异地企业,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向企业所在地工商部门了解其合法性。不应该仅仅依赖熟人介绍等不规范的做法来草率签订合同。此外,应重点考虑交易方的履约能力,并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尽可能了解其实际经营情况。
  2. 在签订合同时,应由律师或企业法务人员严格审查合同的条款。由于合同术语的专业性要求,律师或企业法务人员等法律专业人士应逐条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特别是交易方交货要求、质量标准、结算方式、价格条款等应力求表述清楚、明确、完整,避免含糊不清或出现歧义理解,以防留下隐患。
  3. 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以阻止合同欺诈行为。企业应尽可能完善、健全内部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签订程序和审批制度、查询对方资格和信用制度、专用章与合同文本管理使用制度、履行跟踪监督制度以及补救、报案制度等。
延伸阅读
  1.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2.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
  3.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4. 案情
  5.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
  2. 供需合同
  3. 口头约定合同的效力及其适用范围
  4. 如何认定格式条款
  5. 如何维权:没签订劳动合同被解雇扣工资
  6. 要约和签订合同的区别
  7. 担保合同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的订立解决方案

  1.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2.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3.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之连续两次订立固定合同
  4.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5.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定书面劳动合同的后果
  6. 如何签订承揽合同
  7. 如何签订居间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械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2. 礼盒销售合同范本
  3. 油品销售合同范本
  4. 车辆销售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