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23
财产保险业务涵盖了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不同类型的保险。财产保险所保的财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通常被称为财产损失保险的保险标的,例如飞机、卫星、电厂、大型工程、汽车、船舶、厂房、设备以及家庭财产保险等。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通常指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例如公众责任、产品责任、雇主责任、职业责任、出口信用保险、投资风险保险等。然而,并非所有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都可以作为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只有符合法律规定并满足财产保险合同要求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才能成为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
保险利益原则,也称为“可保利益原则”或“可保权益原则”,是保险行业的基本原则之一。保险利益指的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其所保险标的具有法律承认的权益或利害关系,即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失去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2条的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最大诚信原则要求当事人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真诚地向对方提供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伪、欺瞒或隐瞒行为。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合同订立阶段,还适用于整个合同有效期内。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和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所有实质性重要事实,这些事实足以影响对方的订约和履约决定,并且必须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和承诺。如果违反最大诚信原则,受损害的一方可以依据民事立法规定宣布合同无效、解除合同、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要求对方进行赔偿。
《保险法》中的近因原则指出:“保险人对于承保范围的保险事故作为直接的、最接近的原因所引起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而对于承保范围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根据该原则,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与时间上的接近无关,而是取决于导致保险损失的保险事故是否在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内。如果保险损失有多个原因,其中起决定性、最有效且不可避免导致保险事故的原因被视为近因。由于投保人经济上不利且无必要为每个原因都投保,近因原则在确定保险事故与保险损失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损失补偿原则是财产保险的核心原则,指的是当保险事故导致被保险人遭受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给予被保险人经济损失的赔偿,使其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前的经济状况。
代位求偿原则是从损失补偿原则中派生出来的,仅适用于财产保险。在财产保险中,如果保险事故是由第三方造成且第三方负有赔偿责任,被保险人既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第三方赔偿损失,也可以根据保险合同要求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如果被保险人首先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后有权向第三方追偿,被保险人必须将向第三方要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并协助追偿。相反,如果被保险人首先向第三方要求赔偿并获得损失赔偿,被保险人就不能再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也是由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出来的。当被保险人在多个保险公司处投保同一风险时,根据重复保险分摊原则,每个保险公司都应按照其承保的风险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