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1-27
根据《担保法》第13条规定,保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以口头形式订立保证合同的,保证合同不成立。然而,《合同法》第3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根据以上规定,口头担保合同的效力问题可分为两种情况:
根据《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口头保证合同成立的条件是保证人自愿履行口头保证合同所约定的保证义务。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人不得再以保证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而反悔。
根据《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因此,如果保证人在口头形式下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而受益人接受了这种履行,口头担保合同也会成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口头合同或协议也是有效的。口头合同的效力问题主要受以下条件的限制:
口头合同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口头合同的订立不能使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以损害国家利益。
当事人订立口头合同时,不能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口头合同的订立不能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口头合同的订立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订立口头合同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当事人订立口头合同时,其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口头合同才能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或者通过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来订立合同。口头合同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根据现代合同法的原则,合同的形式以不要式为主,口头合同无需当事人约定。
口头形式的合同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但在发生纠纷时取证困难。因此,口头合同适用于可以即时清结、关系比较简单的合同。对于不能即时清结的合同或较为复杂重要的合同,则不宜采用口头形式。在实践中,口头合同并不意味着不产生任何文字凭据。例如,在商店购物时,人们有时会要求店主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些文字材料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
反过来说,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头合同,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