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形式是否有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合同的形式是否有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0-22

 
53216
合同是民事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对某一行为进行的约定,双方签订合同之外要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如果不履行的就会构成违约。合同的形式有很多,那么合同的形式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合同形式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也必须遵守。

合同生效的要件

合同成立后能否产生法律效力,以及是否能够实现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后果,取决于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如果当事人不具备合格条件,那么合同将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2.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反映其内心的真实意愿。合同成立后,很难从外部判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法律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并不绝对导致合同无效。

3. 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也就是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以及标的等应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其次,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能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或规避法律。

4. 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

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形式要件并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那么它就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如果合同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那么合同将无法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无效的情形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合同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将被认定为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如果合同的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来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如果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的情况,从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如果当事人通过合法的形式来掩盖非法的目的,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如果合同的内容或目的违反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延伸阅读
  1. 离婚后财产怎么协议过户呢
  2. 公司发工资是否需要工资流水合法?
  3. 转让美容院签订合同的程序
  4. 婚后如何买房属于自己
  5. 股权质押后的变更程序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
  2.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规定
  3. 授权行为与委托代理关系
  4. 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5. 合同写口头承诺无效有法律效力吗
  6. 福建商铺纠纷怎么找律师?
  7. 海南看守所会见怎么找律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