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30
要约产生的法律效果包括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的拘束力。
一旦要约生效,要约人不能撤回、撤销或对要约进行限制、变更和扩张。法律对要约人施加这种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和维护交易的安全。然而,在特定条件下,法律也允许要约人撤回、撤销或变更要约的内容。
受要约人在要约生效时,取得了依据其承诺使合同成立的法律地位。这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受要约人承诺权利的结果。即使要约中规定受要约人应通知是否承诺,受要约人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也被视为默示地承诺,除非双方有预先约定。
受要约人接到要约后,通知要约人不同意签订合同,即拒绝了要约。一旦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该要约失去法律效力。如果受要约人的回复没有作出承诺,而是提出条件,经过要约人在规定期限内仍未作答复,可以视为拒绝要约。
另一种情况是,受要约人拒绝要约后又反悔。在这种情况下,受要约人可以撤回拒绝的通知,但撤回通知必须在拒绝通知到达之前或同时到达要约人。
如果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表示要约人规定了要约生效的法律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不承诺,要约失效。
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受要约人也没有作答复,那么要约什么时候失效呢?通常情况下,如果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的一段合理期间内未收到承诺,要约在该合理期间届满后失效。合理期间的确定需要考虑通讯方式的便捷程度。
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这被视为反要约。一般来说,提出反要约等同于拒绝要约,使原要约失效,要约人不再受其要约的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