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同居的法律救济是如何的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27
非法同居的法律救济是如何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资料,如果你想知道非法同居的法律救济是如何的,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相信看过下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定会对“非法同居的法律救济”有所了解。
明确同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非婚同居关系的性质
男女双方以夫妻的名义在一起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准婚姻关系。为了维系这种关系,需要明确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以确保解决可能产生的纠纷。首先,双方不构成配偶关系,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成为配偶,这与婚姻的本质有所区别。其次,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当一方未履行扶养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支付扶养费用。这是确保双方能够继续生活并得到物质保障的一种保证。第三,双方在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当按共同共有处理,除非有证据证明财产属于某一方专有。同居双方形成了一种准婚姻关系,可以被视为一种合伙关系。根据合伙的法律规定,合伙所得应当为双方共同所有。当然,以下财产应当视为个人财产:一方在同居前所拥有的财产,一方因身体受伤而获得的医疗费用、残疾人生活补助金等费用,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第四,双方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当一方去世时,另一方无法继承遗产,只能根据相互扶助关系来处理,并获得适当的遗产分配。对于抚恤金方面,考虑到其与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抚恤金以慰藉其伤痛。
二、与子女的关系
男女双方在同居期间所生的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对他们进行伤害和歧视。子女可以随男女双方中的一方姓氏。同居双方都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而子女对父母也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三、救助措施
尽管非法同居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但是考虑到其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性,我们应该对非法同居中的弱势群体予以救助。首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有责任提供救助。上述单位对辖区内发生的非法同居中的暴力行为、虐待行为和遗弃成员行为应该进行劝阻和调解,不能以非法婚姻不受保护为由推卸责任。当事人也有权利要求上述单位进行干预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上述单位还可以指出非法同居的违法性,并规劝男女双方前往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其次,政法机关也有救助责任。公安机关应该制止准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人民法院应该及时判决有关抚养、扶养和赡养遗弃家庭成员的案件,并执行判决。如果构成犯罪,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进行调查,人民检察院应当提起公诉。
四、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程序
关于是否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解除,因为男女双方并没有办理法律规定的登记手续,所以解除时也无需通过法定程序。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解除非法同居关系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对于没有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情况,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通知》规定:“自1994年2月1日起,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对于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应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