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05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公布施行,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该法共分为8章,包括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及附则,共27条。该法主要调整婚姻关系,并涉及家庭关系方面的重要问题。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取代了原有的婚姻法。此后,婚姻法还经历了多次修订,最新的司法解释于2011年8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其他法律对有关婚姻家庭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违反婚姻法、侵害家庭成员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具体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履行扶养义务、划分共同财产、赔偿损失、返还原物、赔礼道歉等。根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可以单独适用某种民事责任,也可以合并适用多种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作为法律责任的一种,民事责任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旨在通过一种民事救济手段,使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恢复。
构成民事责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即通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
(2)行为的违法性:即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为人只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4)行为人的过错:即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具备的主观要件,是构成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