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命名权纠纷处理原则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法律知识

未成年子女命名权纠纷处理原则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9

 
43400
我国公民都有相应的姓氏,并且在我国,姓氏有悠久的传统,子女的名字显得十重要,那么未成年子女的命名权有什么规定,关于未成年子女命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未成年子女命名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未成年子女命名的规定

一般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和姓名变更权。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他们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姓名权方面,特别是姓名决定权和姓名变更权方面,子女的姓名选择是由父母基于亲权来决定的。因此,父母代表未成年子女行使姓名决定权和姓名变更权。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

对于刚出生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姓名权是否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存在争议。目前,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相对简单。主要是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二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在1981年和1993年分别发布的文件进行规定。

父母的平等行使命名权

从法理上看,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是一条任意性的倡导性规范。根据这一规范,可以推导出父母平等行使命名权的法律规则。根据《婚姻法》第36条的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无论子女归谁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无论子女由父方抚养还是母方抚养,上述平等行使命名权的法律规则仍然适用。然而,《婚姻法》没有进一步明确在父母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如何行使命名权。

处理未成年子女命名权纠纷的原则

在处理未成年子女命名权纠纷时,至少应当确立以下原则:1、优先保障父母命名权原则:未成年子女命名权,尤其是冠姓权,是父母对子女亲权的重要内容。即使父母无法协调一致,无法保障父母双方的命名权,应当优先考虑通过法律上的技术手段,如抽签等随机方式,优先保障父或母一方的命名权。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在未成年子女被依法收养时,养父母取代生父母享有命名权;而在未成年子女受继父或继母抚养教育时,生父母、继父或继母三方都平等地享有命名权。2、兼顾未成年子女意思表示原则:基于命名权实际上是父母代为行使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权,当未成年子女达到一定年龄,如十周岁以上,并且父母无法协调一致时,应当考虑子女的意思表示。3、有利于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原则:亲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属性,命名权既是父母的权利,同时也要以未成年子女利益为依归。当父母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如果一方主张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的重大理由,应当予以支持。
延伸阅读
  1. 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方法
  2.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3. 男方净身出户还需要付抚养费吗
  4. 监护权应该由谁行使
  5. 离婚后抚养人私自把孩子送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子女抚养热门知识

  1. 离婚后的抚养费问题
  2. 国家法律对断绝亲子关系的认可问题
  3. 现在离婚孩子判给谁多
  4. 婚后财产离婚如何分配抚养权
  5. 父母离婚的孩子属于父亲,父亲再婚的母亲能争取抚养权吗
  6. 单亲离婚带着孩子怎么判
  7.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介绍
子女抚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