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合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理赔 > 财产保险理赔法律知识

财产保险合同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14

 
432631

财产保险合同是一种协议,由投保人和保险人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发生保险事故导致所保财产或利益损失时,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或在约定期限届满时,由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财产保险合同的定义

财产保险合同是一种保险合同,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

解除合同限制

在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和运输工具航程保险合同中,一旦保险责任开始,合同当事人不得解除合同。

保险标的安全责任

被保险人有责任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以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

安全检查和建议

根据合同约定,保险人有权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

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

安全预防措施

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保险人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危险程度变化通知义务

在合同有效期内,如果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增加,被保险人应按合同约定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解除合同。

如果被保险人未履行通知义务,由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导致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事故的发生无法事先确定,保险方主要依靠投保方在申请保险时的陈述和保证来估计保险事故发生的危险程度。如果投保方的陈述不真实,不仅会使保险方无法正确估计风险,也不利于保护被保险财产的安全。如果投保人陈述不真实,有隐瞒或欺骗行为,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在签订财产保险合同中具有特殊意义。

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合同的前提是无法事先确定事件的发生,这使得不法之徒有可能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欺诈。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规定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指保险标的与投保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具备以下条件:该利害关系具有经济价值;该经济价值可用金钱估算或约定;该利害关系为法律所承认。没有保险利益的人无权作为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

延伸阅读
  1. 财产保险合同特征
  2. 购房贷款中的保险要求
  3.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4. 财产保险合同如何认定
  5.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开始实施

保险理赔热门知识

  1. 机动车挂靠经营的法律问题及保险解决方案
  2. 一般交通刮擦赔偿标准
  3. 保险合同中对被保险人年龄的约定
  4. 合作医疗死亡赔偿标准
  5. 一、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的计算方法
  6. 一般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标准是什么
  7. 由于楼上装修导致房屋开裂财产保险赔付吗
保险理赔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