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人撤销权保全争议财产是怎么回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合同债权人撤销权保全争议财产是怎么回事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6-14

 
432299
撤销权是债权人的一种权利,但是在法律上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超过了期限权利就会被消灭。因此,在很多的合同纠纷中,合同债权人撤销权保全争议财产是怎么回事?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法中规定的撤销权的行使是有前提的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当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如果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交易也可以被撤销。此外,债权人也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产生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该撤销权将被消灭。

相关知识:债的保全之意义及存在价值

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是债权受偿的担保

在债权债务关系成立后,债务人的不特定的全部财产成为债权受偿的一般担保,被称为"责任财产"。责任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其价值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债权受偿的机会。特别是,如果责任财产的价值不当减少,债权人可能无法获得全额受偿,从而危及其正当利益。为了防止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确保债权人的正当利益,民法规定了相应的债的保全制度。

债权人撤销权的存在价值

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作为债权实现的担保。在债权人实现其权利时,必须依靠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不能直接支配债务人所有的财产和利益,这是由债权的非支配权性质所决定的。由于债权对债务人的财产没有支配力,当债务人让与其财产或者放弃权利时,债权人的权利不能随着财产的让与或权利的放弃而在财产的受让人(受益人)身上有效。债权具有这种属性,使得债务人有机会处分财产以诈害债权人,以规避债权的实现目的。即使债务人拥有足够的财产以清偿债权,但由于债务人让与财产或放弃权利的机会的偶然性,债权人的债权仍然存在实现不能的危险。为了防止债务人不当处分财产或权利,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民法规定了债权人的撤销权,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的撤销权使得债权人能够通过法院撤销债务人与他人之间的交易(不当处分财产),导致与债务人交易的第三人所取得的财产或利益失去法律效力,并要求第三人返还其不当取得的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债权的非支配性(相对性)的固有缺陷。因此,债权人的撤销权在有效地扩张了债的效力方面具有存在价值。
延伸阅读
  1. 合同保全的种类
  2. 合同保全制度的重要意义
  3. 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
  4. 合同保全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理之间的关系
  5. 合同保全的措施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债务逾期的法律后果
  2. 欠债被迫自杀,债权人有责任吗
  3. 普通股股东的地位与债权人
  4. 装修违约的处理方式
  5.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6. 债权的收取条件
  7. 丈夫入狱债务的偿还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