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或者我国的船舶、航空器内犯罪的情况下,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
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情况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根据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情况除外。
对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我国在承担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情况下,适用我国刑法。一般而言,对于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非法使用武器等战争犯罪,非法劫持航空器罪,劫持人质罪等情况,适用我国刑法。
根据我国《刑法》第10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虽经过外国审判,仍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责任。但是,如果在国外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1973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该公约于1977年2月20日获得多数成员国批准生效。该公约扩大了受保护人员的范围,并加强了缔约国惩治这类国际罪行的义务。
中国于1987年6月23日加入上述公约,并早于1979年7月3日加入了《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因此,我国司法机关在办理涉外刑事案件时应遵守公约的规定。同时,我国的国内立法也涉及该问题,并将其纳入国内立法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