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5

 
4313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违法违纪案件调查结束后,查证有违纪违法事实的,会对被调查人员作出处罚,而被处罚人员不服的,可以申请复审,那么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不服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复审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救济途径:

一、申请复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监察对象对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复审机关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

二、申请上级监察机关复核

如果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仍然不服,可以在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复核决定。值得注意的是,复审和复核期间,原处理决定的执行不会停止。

在复核机关进行审查后,如果认定处理决定存在错误,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监察法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举措。监察法为监察委员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提供法治保障,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实现监察全覆盖

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了监督范围的扩大。这一举措使得监督不再存在空白地带,从监督“狭义政府”公职人员向监督“广义政府”公职人员的转变。

三、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

组建监察委员会,整合反腐败工作力量,解决了检察机关、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这有利于形成反腐败的合力。

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监察法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入法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例如,用留置取代了“两规”措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法治难题。

延伸阅读
  1. 双规的规定
  2. 纪委双规最长多长时间
  3. 行政案件申诉有时限吗
  4.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什么
  5. 违法招标怎么举报

行政监察热门知识

  1. 监察对象对复审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2. 完善“双规”推进反腐斗争法制化
  3.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
  4. 检察院对看守所的监督内容
  5. 官员双规期间家里会被监视吗?
  6. 匿名举报的反查问题
  7. 恶意催款电话的举报方法
行政监察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