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3

 
431216

第一章 总则

为了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

根据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以下处分: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根据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和程序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决定;其中,由本单位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职务违法违纪处分办法

第三章 调查和处分决定的程序

(三)告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查认定的事实和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复核其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并记录在案。如果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应予采信;

(四)根据处分决定权限,作出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五)印发处分决定单位的处分决定;

(六)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

(七)将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五条 暂停职责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可以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暂停其职责。

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解除聘用合同、出国(境)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十六条 调查人员和证据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应当由两名以上办案人员进行;接受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情况。

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如暴力、威胁、引诱、欺骗等手段,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二十七条 回避

参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

(二)与被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处分决定单位负责人的回避,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决定;其他参与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的回避,由处分决定单位负责人决定。

处分决定单位发现参与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可以直接决定该人员回避。

第二十九条 处分决定期限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自批准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决定;案情复杂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形的可以延长,但是办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三十条 处分决定内容

处分决定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原所聘岗位(所任职务)名称及等级等基本情况;

(二)经查证的违法违纪事实;

(三)处分的种类、受处分的期间和依据;

(四)不服处分决定的申诉途径和期限;

(五)处分决定单位的名称、印章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第三十一条 处分决定的解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出现违法违纪情形的,处分期满,经原处分决定单位批准后解除处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的,处分期满后,自然解除处分。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求原处分决定单位提供解除处分相关证明的,原处分决定单位应当予以提供。

第三十二条 处分解除程序

处分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事业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对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的表现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形成书面报告;

(二)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

(三)印发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

(四)将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在原宣布处分的范围内宣布;

(五)将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存入该工作人员的档案。

解除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九条 复核和申诉

受到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规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

受到处分的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申诉,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受理。

原处分决定单位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受理申诉的单位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处分的执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

第四十一条 处分决定的撤销和变更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受理处分复核、申诉的单位应当撤销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单位重新作出决定:

(一)处分所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二)违反规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三)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作出处分决定的。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受理复核、申诉的单位应当变更处分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单位变更处分决定:

(一)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情节认定有误的;

(三)处分不当的。

处分决定被变更后,需要调整该工作人员的岗位等级或者工资待遇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调整;处分决定被撤销的,应当恢复该工作人员的岗位等级、工资待遇,按照原岗位等级安排相应的岗位,并在适当范围内为其恢复名誉。被撤销处分或者被减轻处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受到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四条 退休人员的处分

已经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不再作出处分决定。但是,应当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的,相应降低或者取消其享受的待遇。

第四十五条 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适用范围

对机关工勤人员给予处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具体办法

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部门,可以依据本规定,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国务院监察机关联合制定具体办法。

第四十八条 生效日期

本规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查询时间确定,10日可查分
  2. 张成兵与上海市松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上诉案
  3. 女孩被诱导去当童工怎么告对方
  4. 一、事项
  5. 垫付保证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行政相关热门知识

  1. 中办国办印发《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
  2. 幼师是否具备报考公务员的资格
  3. 公务员录用举报处理程序
  4. 公务员的资格要求
  5. 网上贷款逾期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6. 酒驾处分期间能考公务员吗
  7. 父亲酒驾,孩子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吗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