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合伙人担保行为的法律效力及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管理 > 合伙企业的清算法律知识

合伙企业合伙人担保行为的法律效力及责任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7

 
427802

一、合伙企业的定义和性质

合伙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合伙企业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也可以由合伙协议约定或全体合伙人决定,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执行企业事务所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合伙人,所产生的亏损或民事责任,由全体合伙人承担。

二、合伙人担保行为的限制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企业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等事项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因此,**材料厂的合伙人曹某在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的情况下,以**材料厂名义为他人借款提供担保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有损其他合伙人利益。

三、合伙人担保行为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然而,谭某向姚某借款15万元的借贷关系是合法且有效的。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所以,尽管曹某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以企业名义为他人担保不符合法律规定,却不影响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只要第三人主观上是善意的,曹某擅自担保行为对外就仍然有效,其他合伙人也应为此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四、合伙人担保行为的内部责任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法规定或合伙协议约定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始得执行的事务擅自处理,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虽然曹某的担保行为对外产生法律效力,但对内须承担赔偿责任。**材料厂及其他合伙人履行还款义务后,有权要求曹某予以赔偿。

延伸阅读
  1. 不知情的情况下高利贷担保受法律保护吗
  2. 债权转让对保证人的效力是怎样呢
  3. 独立保函规定还有效吗,保函手续的法律规定
  4. 委托收款背书的法律效力如何
  5. 融资租赁与商业保理在运营法律上的风险有何区别

合伙企业管理热门知识

  1. 合伙企业退出问题的法律分析
  2. 合作协议
  3. 合伙财产及合伙人的财产处分权
  4. 广东企业退伙财产纠纷怎么找律师?
  5. 甘肃企业退伙财产纠纷怎么找律师?
  6. 安徽企业退伙财产纠纷怎么找律师?
  7. 山东企业退伙财产纠纷怎么找律师?
合伙企业管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