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案件国家赔偿的条件和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民事执行案件国家赔偿的条件和程序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6-16

 
420935

一、民事执行引发国家赔偿的必备要件

民事执行引发国家赔偿是指人民法院及其执行人员在民事执行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引发的国家赔偿。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的要件、程序或方法。违法执行引发国家赔偿是一种特殊侵权损害赔偿,因为违法执行的侵权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及其执行人员,特殊的侵权主体与执行过程中有违法行使执行权的行为、存在损害事实、违法执行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及符合法定赔偿范围一起,构成国家承担违法执行赔偿责任的必备要件。

二、民事违法执行的确认程序

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民事违法执行由执行监督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确认。

(一)通过执行监督程序,依法撤销违法的执行裁定、决定的,属于依法确认。

执行监督主要是通过当事人提出异议和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来实现。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违法执行行为提出异议的权利已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也可以通过复议等方式实现。

(二)审判监督部门的确认

确定了民事违法执行的确认部门为审判监督部门。该部门负责国家赔偿的确认工作,并对全国法院赔偿确认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三)执行监督与审判监督的关系

赔偿请求人认为法院在民事执行中违法,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异议的,应先由执行法院进行违法确认。只有执行部门才能穷尽一切执行回转措施,赔偿办不具有执行回转或执行补救职能。对执行法院不予确认执行违法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向赔偿办申请违法确认。对确认违法,造成损害且无法执行回转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方式

国家赔偿的方式包括金钱赔偿、恢复原状和返还财产。

(一)金钱赔偿

金钱赔偿是指根据受害人的损害程度,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一定额度的赔偿。适用于无法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情况,如侵犯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或财产权的损害。

(二)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将受害人的财产或权利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适用于应当返还的财产被损坏、查封、扣押、冻结等情况。

(三)返还财产

返还财产是指将因侵权行为而脱离受害人控制的财产归还给受害人。适用于原物存在且返还比金钱赔偿更为便捷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房屋解封的条件
  2. 民事诉讼中执行异议的时效规定
  3. 合同无效的执行程序
  4. 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根据
  5. 分公司转让后债权债务的继承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被错拘的情形及国家赔偿申请流程
  2. 再审改判无罪后是否可要求赔偿
  3. 申请国家赔偿的时限及程序
  4. 国家赔偿的定义和适用情形
  5. 最高检下发最新通知:刑事申诉、国家赔偿案可公开审查
  6. 办冤假错案的惩罚措施及责任界定
  7. 犯人在监狱死亡是否可以获得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