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28
刑事责任的确认阶段是从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立案开始,到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生效结束。在这一阶段,需要确认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以及应负何种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实现刑事责任。
在立案时,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办理,正确确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立案时的管辖范围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分为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件、检察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侦查工作,严禁使用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收集证据必须全面,包括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的证据材料。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等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以确保侦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对侦查终结的案件,需要提起公诉的,由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决定。审查时,检察机关必须查明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以及侦查活动是否合法。根据审查结果,如果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检察机关应当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如果认为不构成犯罪或有其他法定不起诉情形的,检察机关应当或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审判机关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符合开庭审判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在审判中,主要解决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以及综合考虑各种有关情节后确定何种程度的刑事责任,以及应判何种刑罚。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刑法的规定为准绳。
只有经过以上三个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责任才能得到确认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