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4
为了规范证券投资基金活动,保护投资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投资基金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基金管理人由依法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担任。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由基金管理公司或者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按照规定核准的其他机构担任。
设立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依照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基金管理公司变更重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重大事项,应当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担任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基金管理人应当履行一定的职责,包括募集资金、办理基金份额的发售和登记、进行证券投资、确定基金收益分配方案、进行基金会计核算等。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不得有一些违法行为,如混同财产、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等。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确保独立运作。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应当从管理基金的报酬中计提风险准备金,用于赔偿因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并不得有虚假出资、干预基金经营活动等行为。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违法经营或者出现重大风险时,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其采取一些监管措施,如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取消基金管理资格或者撤销等。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的,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应当在一定时间内选任新基金管理人。
根据相关规定,当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时,应当妥善保管基金管理业务资料,并及时办理基金管理业务的移交手续。新基金管理人或临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接收。
根据规定,当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基金财产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进行公告,并及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根据相关规定,基金托管人应由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任。商业银行担任基金托管人的,需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其他金融机构担任基金托管人的,需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担任基金托管人需满足以下条件:(一)净资产和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规定;(二)设有专门的基金托管部门;(三)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达到法定人数;(四)具备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的条件;(五)具备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系统;(六)具备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和其他与基金托管业务有关的设施;(七)具备完善的内部稽核监控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八)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基金托管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安全保管基金财产;(二)按照规定开设基金财产的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三)对所托管的不同基金财产分别设置账户,确保基金财产的完整与独立;(四)保存基金托管业务活动的记录、账册、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五)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及时办理清算、交割事宜;(六)办理与基金托管业务活动有关的信息披露事项;(七)对基金财务会计报告、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出具意见;(八)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申购、赎回价格;(九)按照规定召集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十)按照规定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十一)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职责。
如果基金托管人发现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指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定,或者违反基金合同约定,应当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基金管理人,并及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如果基金托管人不再具备相关条件,或者在履行职责时存在重大失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改正。如果超过期限仍未改正,或者行为严重影响基金稳健运行、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限制业务活动、责令暂停办理新的基金托管业务等。
基金托管人的职责终止包括以下情形:(一)被依法取消基金托管资格;(二)被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解任;(三)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四)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基金托管人职责终止,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应当在六个月内选任新的基金托管人。在新基金托管人产生前,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指定临时基金托管人。同时,基金托管人应当妥善保管基金财产和基金托管业务资料,并及时办理基金财产和基金托管业务的移交手续。新基金托管人或临时基金托管人应当及时接收。
基金合同应当约定基金的运作方式。基金的运作方式可以采用封闭式、开放式或其他方式。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能申请赎回的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申购或赎回的基金。
公开募集基金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注册。未经注册,不得公开或变相公开募集基金。公开募集基金包括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向特定对象募集资金累计超过200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公开募集基金应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
拟任基金管理人应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交注册申请文件,包括申请报告、基金合同草案、基金托管协议草案、招募说明书草案、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文件。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合同应包括募集基金的目的和名称、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名称和住所、基金的运作方式、基金份额总额和基金合同期限(对于封闭式基金)、最低募集份额总额(对于开放式基金)、基金份额发售日期、价格和费用的原则、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权利和义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程序和规则、基金份额发售、交易、申购、赎回的程序、时间、地点、费用计算方式,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公开募集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应包括基金募集申请的准予注册文件名称和注册日期、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基本情况、基金合同和基金托管协议的内容摘要、基金份额的发售日期、价格、费用和期限、基金份额的发售方式、发售机构和登记机构的名称、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住所、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的报酬及其他有关费用的提取和支付方式与比例、风险警示内容,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在受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募集注册申请后的六个月内进行审查,并作出注册或不予注册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如果不予注册,应当说明理由。
基金募集申请经注册后,方可发售基金份额。基金份额的发售由基金管理人或其委托的基金销售机构办理。基金管理人应在基金份额发售前的三日内公布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这些文件应真实、准确、完整。宣传推介活动应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有违规行为。
基金募集期限需满足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基金募集期间募集的资金应存入专门账户,在基金募集行为结束前,任何人不得动用。
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需向证券交易所提出申请,并签订上市协议。基金份额上市交易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基金的募集符合法律规定、基金合同期限为五年以上、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两亿元、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少于一千人,以及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基金份额上市交易规则由证券交易所制定,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如果基金份额上市交易后不再具备上市交易条件,基金合同期限届满,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提前终止上市交易,或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证券交易所应终止其上市交易,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和登记由基金管理人或其委托的基金服务机构办理。基金管理人应在每个工作日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业务。投资人交付申购款项时,申购成立;基金份额登记机构确认基金份额时,申购生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可以递交赎回申请,并在基金份额登记机构确认赎回后,赎回程序生效。
根据法律规定,基金管理人有义务按时支付赎回款项。但以下情形除外:
如果发生上述情形之一,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当日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当上述情形消失后,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支付赎回款项。
根据法律规定,开放式基金应当保持足够的现金或政府债券,以备支付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赎回款项。具体的现金或政府债券比例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价格根据申购或赎回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加减相关费用来计算。
如果基金份额净值计价出现错误,基金管理人应当立即纠正,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当计价错误达到基金份额净值的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公告,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除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另有规定外,基金管理人在运用基金财产进行证券投资时,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具体的资产组合方式和投资比例应在基金合同中约定,同时遵循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基金财产可以用于投资上市交易的股票、债券,以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证券及其衍生品种。
基金财产不得用于以下投资或活动:
如果运用基金财产买卖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与其有其他重大利害关系的公司发行的证券或承销期内承销的证券,或从事其他重大关联交易,应当遵循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防范利益冲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其他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依法披露基金信息,并确保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基金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确保应予披露的基金信息在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时间内披露,并保证投资人能够按照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查阅或复制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
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
公开披露基金信息时,不得有以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