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范围的适用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协议管辖法律知识

协议管辖范围的适用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7

 
415470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里面有协议管辖这一概念,它不同于指定管辖和专属管辖。但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管辖。那么协议管辖权的适用范围有什么内容?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有关“协议管辖适用范围”的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一、审理级别的限制

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在协议中只能约定一审的地域管辖,不得改变级别管辖。如果将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诉讼约定由中级法院或高级法院管辖,或者相反,将违背民事诉讼法关于审级规定,导致审级混乱。

二、管辖类型的限制

协议管辖仅适用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对于专属管辖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以下案件由特定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1. 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 港口作业纠纷: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 继承遗产纠纷: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于专属管辖是根据诉讼标的的特殊性确定的管辖,具有强制性,因此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协议改变。

三、表现形式的要求

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口头形式约定管辖法院的约定是无效的。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5年2月4日开始实行的《民诉法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书面协议包括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在诉讼前以书面形式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这意味着,现行司法解释并不强制要求在书面合同中约定管辖法院,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之外达成的管辖协议。

四、案件类型的扩大

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34条,协议管辖的范围由“合同”扩大至“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因此,涉及物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益的民事纠纷也可以适用协议管辖。然而,与人身密切相关的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纠纷等案件仍不允许适用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延伸阅读
  1.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2. 非涉外诉讼中的协议管辖条件
  3. 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与专属管辖的关系
  4. 瑞典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管辖权问题
  5. 二房东不退押金报警有用吗

民事诉讼管辖热门知识

  1. 专属管辖超过级别的处理方法
  2. 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
  3. 移送管辖:法院间案件的转移
  4. 一般地域管辖适用于一般行政案件
  5. 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
  6. 原告:****船行。
  7. 警察在民事纠纷中的职责和权力
民事诉讼管辖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