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国家赔偿责任的情况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法律知识

减免国家赔偿责任的情况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6-23

 
415062

第一种情况:第三人过错是直接原因,违法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是间接原因

当第三人实施侵权行为,而负有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不作为,导致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时,可以考虑减免国家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应遵循救济穷尽原则,即只有在受害人无法向第三人获得赔偿或无法完全得到赔偿时,国家才承担赔偿责任。

例如,某看守所工作人员不履行管理职责,对在押人员之间的打斗不予制止,导致甲犯将乙犯打伤。在这种情况下,甲犯的致害行为是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看守所人员玩忽职守是间接原因。因此,乙犯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只有在乙犯无法赔偿的情况下,看守所才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还应根据国家机关职务行为的目的和性质来确定。如果职务行为的目的仅是维护抽象的公共利益和公众的一般性利益,公民不能因受到损害而请求国家赔偿。但如果职务行为的目的是保护特定人的权利或公众的重大法益,公民可以因国家机关不作为而受到损害而请求国家赔偿。

例如,王某因在饭店就餐造成食物中毒,他不能以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失职为由请求国家赔偿。

第二种情况:第三人过错是直接原因,违法行政或司法行为是间接原因

当第三人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损害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时,可以考虑减免国家赔偿责任。提供虚假信息的形式主要包括诬陷、作伪证、错告或检举失实、错误指认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能正确判断第三人提供的虚假信息,导致损害发生。

(1)行政赔偿中的第三人过错:在行政执法中,如果第三人提供虚假信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对其进行查证,作出事实不清的行政行为,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2)刑事赔偿中的第三人过错:因第三人过错导致的刑事错案,包括错拘、错捕、错判。如果公安机关对没有犯罪事实、也没有重大犯罪的嫌疑人实施拘留,即使是第三人过错造成的,但由于公安机关把关不严,拘留了不符合拘留条件的人,国家应负赔偿责任;如果检察机关以第三人不实的证据作出逮捕决定,显属违法行使职权,国家应负赔偿责任;如果审判机关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时没有充分的案件事实和确实的证据,无论什么原因,行为都是违法的,国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种情况:违法行政或司法行为与第三人过错均为直接原因

当违法行政或司法行为与第三人的致害行为都是损害结果的直接原因时,应分清责任,分别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先行承担责任代替了民事主体的责任,由于国家无追偿权,会增加国家的负担。

例如,根据村庄规划,张某应使用王某现有的宅基地,但由于王某暂时无法建新房,无法腾出该宅基地。乡政府工作人员与张某合谋,共同将王某的房屋拆除。在这种情况下,应合理划分侵权主体的主、次责任或同等责任,乡政府承担相应的国家赔偿责任,张某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有时,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行为导致公民、法人或其他合法权益受损,而第三人的违法行为导致损害扩大,国家对于扩大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例如,杨某计划外生育但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某乡政府计生干部在催交时将其打伤,结果在医院治疗时又发生医疗事故,导致杨某死亡。在这种情况下,乡政府只承担致伤的损害,医院则承担医疗事故致死的损害。

延伸阅读
  1. 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损坏的法律处理方式
  2. 担保合同无效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3.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律效力
  4. 企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的后果
  5. 超过质保期的产品缺陷责任承担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我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
  2. 赔偿义务机关的分类
  3.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4.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
  6. 刑事赔偿与民事赔偿的优先顺序
  7.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