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开庭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开庭程序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4-28

 
414581
人民法院是法定的国家审判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的刑事犯罪,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所发生的行政纠纷,都可以依法判决。那么,法院开庭家属可以旁听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开庭

开庭是刑事审判的开始,其目的是为了为实质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是刑事审判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合议庭在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的参与下,通过提出证据和对证据进行质证,当庭调查证据,全面了解案件事实,为法庭作出正确的裁决提供事实依据。

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控辩双方根据法庭调查中已经调查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就证据的证明力、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罪行、罪责轻重、是否需要处刑以及如何处罚等问题提出意见和理由,进行面对面的论证和反驳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活动既是控方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活动,也是辩方据理反驳控诉、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活动。深入的辩论有利于法庭全面分析和判断案情,也便于旁听群众深入了解案件真相和经过。

被告人最后陈述

被告人最后陈述是指在法庭审理结束之际,被告人对自己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陈述的活动。这是被告人的重要权利。从程序上来说,这是法庭审理的一个独立的环节。被告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判决关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在作出判决之前,给予被告人一次陈述的机会,听取他对案件的意见,既可以让被告人独立完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加强合议庭对辩护的印象,也可以弥补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辩护的不足。这对于法庭准确确认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评议和宣判

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是指合议庭全体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进行全面的讨论,评定并作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评议的任务是根据已经提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并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包括对附带民事诉讼和赃款、赃物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1. 应当拒绝引渡请求的情形
  2. 轻伤是否属于刑事自诉案件
  3. 刑事案件的告状途径及相关规定
  4. 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
  5. 交通肇事罪的取保候审程序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案件的法院审理程序
  2. 原告起诉及起诉材料的递交
  3.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4.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5.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6.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
  7. 网上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5.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6.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