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手律网首页 > 解决方案 > 刑事诉讼 > 立案法律解决方案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点击数:61 更新时间:2020-05-25

  
49589

导读

立案程序,是指立案阶段中各种诉讼活动的步骤和形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概念解读

立案程序,是指立案阶段中各种诉讼活动的步骤和形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参考案例

案情描述

甲向公安机关报案,称看见乙正在甲家屋内翻箱倒柜,公安机关赶到现场后发现乙已经逃离,现场一片狼藉,甲检查东西时发现自己的贵重首饰被偷走,一万元现金不见了。甲请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此案件,公安机关以盗窃数额较小为由不予立案。

案例分析

本案中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做法错误,本案中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公安机关必须立案侦查,如果不立案,需要说明不立案理由并且制作《不立案决定书》。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一百一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解决流程

接受

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都应当接受,但接受不等于已经立案。

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

结果

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分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两种。

1.立案。决定立案后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经过对立案材料的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作出立案的决定。

2.不予立案。决定不立案应当告知报案人不立案的理由,制作《不立案决定书》,报案人如果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对控告人的复议申请,应当及时审核并作出答复。

救济

控告人对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10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对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决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不立案通知书后10日以内申请复议。

对不立案的复议,由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办理,并在收到复议申请的30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

注意: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延伸阅读
  1. 刑事强制措施
  2.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3.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4.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5.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立案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5.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6.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导航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交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2. 伤残等级的司法鉴定程序及作用
  3. 刑事诉讼举证通知书格式怎么写
  4. 逮捕令下达就意味着判刑了吗
  5. 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有什么区别
  6. 刑事侦查终结程序有的完善措施
  7. 送达的程序是什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