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7-28

 
40336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原决定机关收到受案机关作出的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后,应当立即解除原来的取保候审。笔者认为该规定并无必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拘传、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逮捕是五种独立适用且互不包容的刑事强制措施。因此,对于同一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能同时采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逮捕等其他强制措施。当司法机关决定变更强制措施时,前一种强制措施在理论上无需解除,而应在后一种强制措施决定时自动失效。然而,该《规定》引入了不必要的解除程序,显然是冗余的。

个别特殊规定的缺乏统一性

综观相关司法解释,除了将取保候审变更为其他强制措施需要办理解除手续外,其他强制措施的变更并没有解除原强制措施的规定。为什么只有取保候审需要办理解除手续,其他强制措施却没有这样的规定?这一特殊规定将取保候审与其他强制措施分离开来。笔者认为,这一规定缺乏必要的法定条件和理论基础。因为取保候审与其他强制措施同为强制措施的一种,属于并列关系,只是强制的方式不同,并不具备特殊属性。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2.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3. 刑事庭审程序
  4. 军事法庭审理军人贪污案件的程序和规定
  5. 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态度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辩护证据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2. 单位犯罪案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3. 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4.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和定性问题
  5.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
  6.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
  7.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强制措施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5.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6.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