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追债的法律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债权人追债的法律问题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3-21

 
414500
债务人不偿还债务的时候,债权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债权,可能向债务人追讨债务,而债权人追讨债务的方式有很多,但不能通过暴力非法的手段追讨,那么债权人追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诉讼时效问题

债权人在追债过程中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如果借款合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提出还款要求,不受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然而,如果在提出还款要求后的两年内没有继续主张债权,法律将视为超过诉讼时效,不予支持。

二、债权主张的要求

债权人在主张债权时必须提供书面借据。如果没有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债权人应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或两人以上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欠条或借条在债务人手中时,通常会被推定为该债务已经清偿。

三、民间借贷利率的限制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然而,一定要明确约定利息,没有约定利息的借款视为无息借款。约定超出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利息部分,依法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以谋取高利。如果在审理中发现借款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只返还本金。

债权人追债的方法

一、和解法

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进行调解,解决纠纷。如果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事项,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如果债权有抵押担保或第三人提供担保,债权人可以与抵押人或保证人协商,或请第三者进行斡旋,使抵押人以足额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由保证人代偿债务。协商解决债务纠纷应遵循平等自愿、合乎法律法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调解法

债权人如果希望迅速化解债务纠纷而不伤和气、结怨仇,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根据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申请调解应满足以下条件:有明确的被申请调解人的基本情况,有具体的调解要求,有提出调解申请的事实依据,该纠纷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债务人应按约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对于签订协议后债务人反悔或部分反悔的情况,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对方履行调解协议。

三、仲裁法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一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相比诉讼的两审终审制,仲裁更有利于当事人迅速解决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应详细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事实理由。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当事人之间通常没有激烈的对抗。此外,申请仲裁的费用一般比提起诉讼的费用低。

四、诉讼法

债务纠纷诉讼是指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通过其他途径难以解决的案件,债权人可以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诉讼的优势在于,法院处理债务纠纷是最终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解决方式。诉讼时限受法律的严格限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第一审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当事人须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法院判决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五、申请支付令法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债权人的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如果债务人在规定日期内不自觉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1. 债务重组的法律概念
  2. 选择之债选择权的归属如何划分
  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债务担保的法律规定
  4. 借款他人没有收据怎么处理?可以有转账证明等等。
  5. 个人债务困局的法律解决方法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关于撤销权除斥期间的举证责任
  2. 民间借贷纠纷的法院拘留期限
  3. 普通股股东的地位与债权人
  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有效期限
  5. 多人保全债务人财产按比例分配原则
  6. 案例分析:杜某诉江某借款纠纷
  7. 丈夫入狱债务的偿还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广州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范本
  2. 公司内部章程范本
  3. 餐饮行业公司章程范本
  4.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