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30
特别程序因其特殊性,与普通程序相对,在审理案件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这样特殊程序的案件,那么,特别程序具体指是什么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地进行说明,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
特别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某些非民事权益纠纷案件时采用的一种特殊程序。与之相对应的是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特别程序适用于两类案件: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选民资格案件包括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特别程序是民事第一审程序的一种,与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相对应。
特别程序的一般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特别程序案件时必须遵守以下一般规定:1. 法律适用方面:首先应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特别程序的规定。如果这些规定不能满足需求,则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其他规定,如总则和普通程序。但是,反诉和和解等程序不能适用。如果其他法律规定了诉讼条款,也应予以适用。2. 审判组成:除选民名单案件或重大、疑难案件由合议庭审判外,其他特别程序案件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3. 一审终审:特别程序案件作出的判决和裁定自送达之日起立即生效,不准上诉。4. 案件性质裁定: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应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按照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另行起诉。5. 审结期限:特别程序案件自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或公告期满一个月内应当审结,除选民资格案件需在选举日前审结。6. 免交诉讼费用:特别程序案件不需要交纳诉讼费用。
适用特别程序的案件范围
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包括:- 选民资格案件-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案件-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确认调解协议-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