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审理后是否可提交新证据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15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关于开庭审理后提交新证据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如果需要提交新证据,则必须符合相应条件,否则法院不予采信。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开庭审理后是否还能提交新证据,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以下情形:
1.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
2.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
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以下情形:
1. 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提交新证据的时间限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时,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这意味着当事人需要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庭审期间向法院提交新证据。
总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开庭后仍可以提交新的证据。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的证据。而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或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调查取证未获准许的证据。然而,当事人需要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庭审期间向法院提出新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