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3-29
合伙企业的破产与合伙人的破产息息相关。由于合伙财产为全体合伙人共同所有,合伙财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有义务用个人财产清偿合伙债务。因此,合伙企业的破产必然延伸至合伙人,体现为合伙人的破产。承认合伙可以破产,是将合伙破产视为全体合伙人的破产。合伙人在破产或资不抵债时,若其他合伙人仍有清偿能力,则不会对合伙企业产生实质的影响。若全体合伙人均被宣告破产,则该合伙将被解散。
合伙企业能够破产,要求合伙人包括自然人具有破产能力。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对自然人是否具有破产能力存在争议。虽然自然人具有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但这并不等于说法人就不存在隐匿财产的行为。从另一方面说,自然人从事商事经营的商个人享有破产能力是为大多数国家立法所肯认的。从事营业活动的自然人是应该并且可以具备破产能力的。
资不抵债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合伙企业破产的一般原因。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才能宣告合伙企业破产。承认合伙具有破产能力的国家大都规定只有全体合伙人都不能清偿合伙债务时才能对合伙适用破产程序。
合伙财产涉及两类债权人利益,即合伙人个人债权人与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合伙人的个人债权人可以直接请求合伙人支付其债务,而合伙的债权人一般只能先请求合伙支付,在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支付的情况下,才能向合伙人请求。合伙人对自己财产的任何处分对合伙债权人的受债能力都会产生影响。合伙企业的债权人能够优先于合伙人的个人债权人从企业财产中得到给付,更有利于保障合伙企业的清偿能力。在合伙企业破产程序中贯彻双重优先规则,可以公平合理地维护合伙债权人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双方的利益,使两者都有均等的机会,分别从合伙财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中得到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