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法律知识

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5

 
412427
在我国大部分人都是属于纳税人,不管自己抽烟还是喝酒,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才可以的。但是有的人为了规避税费就选择逃避,这种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逃税罪的定义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逃税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

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两种情况:1.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2.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

主体要件: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

主观要件:

逃税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因此,逃税罪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逃税罪的刑罚和立案标准

逃税罪的刑罚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逃税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情况:1.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情况。2. 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情况。3.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情况。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
  2. 纳税人欠缴税款与权利执行的优先顺序
  3. 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4.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应缴纳多少?
  5.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
  6.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7. 会计手续和会计核算的事项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