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30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根据我国《国防法》和我军《内务条令》的规定,每一名军人都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军人参战的秩序要求军人在战时临阵不畏缩,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允许借口保存自己而消极避战。军人在战场上或战斗中临阵畏缩,作战消极的行为,直接违背了军人参战的职责要求,挫伤部队士气,涣散斗志,扰乱了军人参战的秩序,影响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将给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违抗命令是指行为人拒不执行命令、拖延或迟缓地执行命令、故意执行与命令相反的内容等。临阵是指在战场上或战斗中以及部队已受领战斗任务、待命出击的情况下。畏缩是指贪生怕死,畏缩不前;作战消极是指行为人应尽全力而不尽全力,不图进取,消极怠战。造成严重后果是指没有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作战任务,妨碍了作战部队之间的协同,导致人员伤亡、阵地失守、前线崩溃等严重后果。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是构成本罪与否的认定标准。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主体是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是在部队对作战、训练、施工、抢险、救灾等活动及日常行政管理实施组织领导的人员。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在战场上或战斗中已受领战斗任务、待命出击的情况下,因畏惧战斗、贪生怕死,故意畏缩、作战消极。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二十八条的规定,指挥人员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