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9-29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八十五条的规定,保证金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金额的金钱交给债权人作为债权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优先以该金钱受偿。保证金质押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即账户内资金的特定化和转移占有。只有符合这些要件的保证金质押才具备合法性,并应保护质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根据1997年9月1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能否对信用证开证保证金采取冻结和扣划措施问题的规定》,信用证开证保证金具有担保支付性质。
根据1997年12月2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划拨证券或期货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结构、证券经营或期货经济机构清算账户资金等问题的通知》,证券经营或期货经营中的交易保证金具有保证金的作用。
根据2000年9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具有保证金的功能。
根据2003年6月18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保证金账户中的货币不得冻结、划拨。
账户质押是指担保人以其账户作为担保向担保权人提供质押担保的一种方式。在英美法金融业务中,账户质押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也被列举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拟订的《担保交易立法指南》中的一种担保方式。然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由于采取一物一权主义并对物权的特定性要求严格,以数额变化不定的总体或部分财产为标的的担保物权难以纳入担保法律制度,因此一般不承认账户质押这种担保方式。我国《物权法》中对担保物权的规定与德国相关规定较为接近,因此并未规定账户质押这种形式。
银行结算账户质押是指存款人将其在银行开立的用于资金收付结算的活期存款账户提供给外部作为担保。
目前,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案件有关问题的规定》对出口退税账户的账户质押有明确的司法依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境外机构可将人民币结算账户资金用作境内质押境内融资。然而,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普通存款账户质押的合法性尚无明确法律依据。
证券经纪账户质押是指委托理财合同的受托人以其自己所有的或实际控制的证券经纪账户作为委托人或融资相对方提供的担保。权利义务约定一般通过委托理财协议的担保条款体现,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质押协议约定。
在审判实践中,证券经纪账户质押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在委托理财操作中,双方约定委托人将其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代理账户)内的资金和股票委托受托人操作。为保证委托人利益,受托人将其自有的或依法享有处分权的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质押账户)内一定数额的资金和股票向委托人提供质押。双方约定警戒线和平仓线,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警戒线时,受托人应在约定时间内将资产补足至一定数额,否则委托人有权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平仓线时,委托人有权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保证质押的可操作性,受托人往往事先出具空白的平仓授权和资金划拨指令交给委托人。
委托人、受托人双方在达成委托理财协议之后与证券公司三方共同签订《账户监管协议》,约定由证券公司对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进行监管。监管职责主要包括:(1)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警戒线时,证券公司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和受托人,若受托人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将资产补足至一定数额时,证券公司有权直接采取平仓措施或协助委托人平仓以维护委托人的权益;(2)当代理账户和质押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之和达到平仓线时,证券公司有权直接或协助委托人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以维护委托人的权益;(3)办理平仓后的资金由受托人账户向委托人账户划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