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的分歧意见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9
[案情]
第一种意见:公园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
根据第一种意见,张某未持票进入公园,并且他的死亡是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的,公园并没有过错,因此公园不应承担张某的死亡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公园应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第二种意见,尽管张某未持票进入公园,但是公园方明知此事并未阻止,因此在事实上,游客与公共服务场所之间已经形成了关系。作为经营者的公园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有保障义务。公园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导致张某因想捞池中的鱼而掉入池中窒息死亡。因此,公园未履行对游客的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构成侵权。
赞同第二种意见的理由
1.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法定保障义务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而经营者应保证提供的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要求。在本案中,公园应当意识到该景观池对游客存在安全风险,应采取明确的警示标志等安全措施。然而,公园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导致张某的死亡。因此,公园未履行对游客的法定安全保障义务,构成侵权。
2.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约定保障义务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互相照顾、通知、保密和保护等附随义务。双方之间可能基于约定或经营者的单方承诺而存在高于法律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在本案中,公园默认张某入园游乐,双方即建立了合同关系。作为经营者,公园应对游客的安全负有更谨慎的义务,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且无监护人在场的游客,公园应更加注意他们的安全保障。
3. 经营者对消费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包括硬件方面的义务和软件方面的义务。在硬件方面,经营者应持证合法经营,经营场所及其设施和设备应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且应配置足够数量和合格的安全保障人员。在软件方面,经营者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过程应安全,包括对不安全因素的提示、警示、劝告,制止第三方对消费者的侵害以及对消费者发生危险时的积极救助等。在本案中,公园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4.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
在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案件中,经营者往往是消极不作为。对于经营者不作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应从“如果经营者达到应有的注意程度,实施了应当实施的行为,是否可以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的角度来判断。如果经营者履行了应当实施的行为,损害后果就不会发生或可以减轻,那么就存在因果关系;否则,就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在举证责任上,受害人无需证明经营者消极不作为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只需证明经营者有特定的作为义务,即法定的或约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未履行该义务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高度可能性,即如果履行了该义务,损害极有可能被避免。综上所述,公园对消费者负有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同时也负有合同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因此,该公园应承担张某死亡的主要责任。
结论
根据上述理由,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即公园应承担张某死亡的主要责任。张某的父母有权要求公园赔偿死亡补偿费、丧葬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