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及禁忌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3
因为刑事诉讼是对涉嫌犯罪的人的自由、甚至生命的处罚,所以法律上允许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通过辩护律师来帮助犯罪嫌疑人维护合法权益。那么,可以委托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范围是怎么样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律师会见应列出会见提纲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在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后,有权会见其当事人。律师会见是律师刑事辩护的基本工作,也是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律师的主要工作。然而,有些律师在会见时存在问题,会见变成了形式主义的公事。律师会见不仅仅是为了让客户看到工作的表面,成功的会见对律师澄清案件疑点、发现新的辩护要点有着重要意义。
二、律师会见不要带犯罪嫌疑人家属
家属对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未来非常关心,一听说律师要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往往会格外兴奋。尽管律师多次告诫,律师会见时不允许家属在场,但有些家属不听劝告。有的看守所可能看守不严,有的家属可能事先与看守所打过招呼,因此在律师会见时,他们可能尾随而进。家属一旦见到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哭闹、纠缠,甚至递送钱物。一旦被发现,律师将面临麻烦。如果被监管人员或看守所检察室发现,律师可能会被追究责任。
三、律师会见应至少两人以上
律师会见时应至少两人以上,虽然《律师法》没有强制规定律师会见必须两人以上。有的看守所已明确要求律师会见必须两人以上,有的看守所没有这样的要求。然而,我建议律师会见时至少两人以上。两人以上会见不仅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趁机逃跑,也可以保护律师的安全,同时在犯罪嫌疑人翻供时有证人。犯罪嫌疑人有时心怀不轨,律师需要谨慎对待。
四、律师会见不可传递证据与信件
看守所的大门是警戒线,也是雷区。律师没有权利私自传递任何证据和信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辩解材料和上诉状最好通过看守所审查后传入传出。律师私自传递证据和信件可能触犯刑法。一些律师为了高额律师费,不惜冒险,最终可能被以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追究责任。
五、律师会见需征得同意
不管在侦查阶段还是审查起诉阶段,律师接受委托担任犯罪嫌疑人的代理人或辩护人,都需要征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虽然律师事务所与犯罪嫌疑人亲属签订了委托协议,但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对象始终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律师必须征求犯罪嫌疑人的意见,看是否同意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律师还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是谁为其聘请的律师,以建立信任感。征求被告人的意见不仅是对被告人辩护权的尊重,也符合法律规定。
六、律师需关注案件疑点和难点
每个案件都有一些疑点和难点需要律师去解决。只要攻克了案件的疑点和难点,其他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律师应从犯罪嫌疑人那里获取答案。对于涉及专业知识的案件,律师可以请教犯罪嫌疑人,了解他们对该领域知识的熟悉程度,同时也可以发现犯罪的根源。
七、律师会见需捕捉辩护要点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也是捕捉辩护思路的过程。律师可能在会见中发现起诉意见书、起诉书、一审判决书中未认定的法定从轻情节或未发现的酌定从轻情节。律师应及时发现这些要点。
八、律师需告知诉讼权利与义务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不是律师,不可能全面了解他们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律师应告知他们享有的辩护权和申请回避权。律师还应告知庭审的几个阶段和注意事项,以便他们了解庭审过程和配合律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