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构成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法律知识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构成要件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21

 
410359
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都是兄弟,但是也有兄弟有难不救的情况,在法律上为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法律上规定判此罪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那么,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军队战斗概则》第10条,我军各部队应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密切协同,互相支援,共同完成作战任务。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的行为破坏了我军在战场上的友邻关系,妨碍实现上级总的作战意图,将对作战造成严重危害。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的行为只能发生在战场上,即敌我双方进行作战活动的区域,包括陆域、海域和空域。友邻部队是指由于驻地、配置地域或者执行任务而相邻的没有隶属关系的部队及其分队。处境危急是指被敌人包围、追击或者阵地将被攻陷等紧急情况。请求救援是处境危急的部队为寻求外界援助而发出的各种信息。行为人在战场上一旦收到友邻部队的求援信息,如果能够救援,就产生了救援的义务。能救援而不救援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主要特征,其含义是指根据当时自己部队及其分队所处的环境、作战能力及所担负的任务,完全有条件救援,却没有救援。致使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是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如阵地失陷,进攻受挫,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者军用物资严重毁损等。如果虽发现友邻部队处境有危险,但友邻部队没有请求救援,行为人此时没有及时组织救援的,不能认为是能救援而不救援。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指挥人员,即对作战负有决策职责的领导成员。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予救援。其动机可以是贪生怕死、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对上级不满以违抗命令发泄私愤,或基于狭隘的杀敌复仇心理,不顾全大局、轻举妄动等。

延伸阅读
  1. 不当得利是否属于事实行为
  2.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构成要件
  3. 商号与商标冲突的解决机制
  4. 票据的必要记载事项和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5. 构成立功的要件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辩护词
  3.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4.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5. 间谍罪的认定标准
  6.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7.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