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维权方法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19
在很多时候,如果他人欠我们钱,那么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还钱,否则可能会超过期限,这样债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
根据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仅失去了强制执行力,并未失去受领力和保持力。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接受债务人的清偿,从而满足债权。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能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然而,如果债务人在偿还部分债务后停止履行,这意味着债务人对该债务的认可,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
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
当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时,视为对该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如果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应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对于债务人的范围可能会引起争议,该规定中的债务人应包括债务人本人、法定代表人、代理人等。
债权的诉讼时效确定方法
在2021年1月1日之前,《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规定如下:根据《民法总则》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然而,如果超过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请注意,以上规定适用于《民法总则》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的情况。在该日期之后,《民法典》生效并取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