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修订与完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修订与完善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6-16

 
407274
工伤鉴定标准是受伤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我国对工伤职工伤残等级进行鉴定所依据的标准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16180-2006)》

引言

本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是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在总结分析10余年工伤评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标准对旧工伤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与我国劳动能力鉴定法规制度相配套。

修订与完善内容

本次修订与完善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原则的调整:- 增加了总则中医疗依赖的分级判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工伤、职业病证明的规定;- 取消了总则中关于重新鉴定的规定;- 伤残类别增加了十二指肠的损伤,同时取消了单列的耳廓缺损;- 智能减退改为智能损伤,增加了记忆商(MQ)判定指标;- 取消了利手与非利手的表述;- 增加了低氧血症的判断标准;- 增加了活动性肺结核诊断要点的判定;- 增加了大血管的界定;- 增加了瘢痕诊断的界定;- 增加了贫血诊断标准与分级;- 修订了肝功能损害的判定与分级;- 修订了中毒性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判定指标;- 取消了辅助器具如安装假肢的表述;- 修订了人格改变的判定基准指标;- 全身瘢痕的最低下限由≤30%修改为<5%,但≥1%;- 对附录A智能损伤表述内容作了调整;- 取消了附录A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的表述,同时增加了“与工伤、职业病相关的精神障碍的认定”的表述;- 伤残条目由470条调整为572条;- 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法规及有关文件精神,对“于国家社会保险法规所规定的医疗期满后……”的表述改为“于国家工伤保险法规所规定的停工留薪期满……”,以便于判断与执行。

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解释权

本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2. 工伤伤残鉴定费用的确定
  3. 医疗事故赔偿的法律途径
  4.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限制及收费标准
  5. 工伤十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
  2.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3.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4.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5.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6.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