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9-04

 
425644
通常在受到工伤的时候我们肯定是很担心病情,再是担心能不能过得到赔偿,毕竟如果是普通员工家庭经不起病痛的折腾,那么工伤鉴定是在医院做吗,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工伤鉴定是在医院做吗”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后,经过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评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和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鉴定内容

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而狭义的工伤鉴定仅指致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也称为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劳动者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别和评定的过程。在我国,劳动能力鉴定工作通常仅负责因工伤或疾病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劳动者保护的劳动法规定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和减少职业危害。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接受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果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有权拒绝执行。对于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劳动者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国家建立了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延伸阅读
  1. 工伤事故处理程序详解
  2. 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资料要求
  3. 工伤报销是否包含挂号费用
  4.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程序
  5. 工伤一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个人申请工伤鉴定的归属问题
  2. 工伤与公伤的区别
  3. 医疗费
  4. 一、肋骨断了两根评为几级
  5. 九级工伤等级
  6. 工伤鉴定机构及其职责
  7. 工伤鉴定等级如何提高赔偿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