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22

 
406498
以前的“飞车党”跟现在所说的不同,以前的飞车党说的是那些明目张胆的骑着摩托车抢夺路人的钱包。得逞后逃跑。在众多的抢夺罪类似案件中,总会有抢夺未遂后转化为盗窃行为的情况发生。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行为的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犯罪嫌疑人取走财物的行为是公然夺取还是秘密窃取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仍构成抢夺罪。

二、转化的可能

如果行为人在秘密窃取财物之后,但在还没有成功控制财物之前,已经被受害人发觉,犯罪嫌疑人进而将窃取行为转化为公然抢夺的行为,则应认定为抢夺罪。

三、数额的划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以及《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各地法院、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以上规定的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请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批准。

有关法律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的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携带凶器抢夺,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1. 保释的条件
  2. 盗窃罪取保候审申请书怎么写
  3. 盗窃未遂自首怎么处理
  4. 盗窃100元以下如何处罚
  5. 全国司法考试答案分析2014年:刑法2009年多选题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被行政处罚对政审的影响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法释〔2013〕18号
  3. 强制猥亵妇女罪谅解书的法律效力
  4.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民事责任
  5. 交易平台倒卖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
  6. 故意破坏交通设施罪的严重后果
  7. 小孩抢劫是否负刑事责任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