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9-30
根据法院受理公诉案件起诉书和附带民事诉讼状的规定,法院应当同时将刑事和民事诉状送达被告人。如果被告人是未成年人,则还应当将诉状副本送达他的代理人。在刑事案件开庭时,口头答辩即可进行,而没有规定十五天的答辩期。
在刑事案件开庭前,可以先对附带民事诉讼进行调解。刑事调解并不一定要求双方当事人见面,法官可以分别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进行谈话,力争在刑事案件开庭前达成调解协议。一旦调解协议达成,法院将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即时生效。在开庭时,法院将不再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调解协议当时履行完毕,可以将其记入笔录,而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如果调解不成,将通过审判来解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将由同一个法庭一并审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程过于拖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
附带民事诉讼以被告人构成犯罪为前提。因此,根据“先刑后民”的原则,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在开庭准备阶段,需要确定公诉人、辩护人、刑事被告人、刑事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同时,需要宣布刑事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的案由,并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也需要被告知。
在法庭调查阶段,公诉人将宣读刑事案件的起诉书,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将宣读民事起诉书。公诉人、被害人、被害人的顺序向被告人提问关于刑事案件的问题。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其代理人也可以向被告人提问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法庭将宣读证据,先宣读刑事犯罪证据,然后宣读附带民事诉讼的证据。
在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将发表控诉意见,被害人也可以发表控诉意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其代理人有机会发表意见,刑事被告人可以陈述和辩解,辩护人可以发表辩护意见,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和其代理人可以进行答辩。双方在辩论了民事问题后,还可以再次辩论民事问题。
在最后陈述阶段,刑事被告人可以进行最后陈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也可以发表最后意见。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有调解意向,还可以再次进行调解。
刑事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将一并进行评议和判决。如果刑事案件判决为无罪,附带民事诉讼仍然需要由另一审判组织做出判决。
在附带民事诉讼审结前,如果原告人要求撤诉,法院应当允许,不再继续审理和判决。但是,如果国家或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由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则不能撤诉。
如果刑事被告人对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公诉人对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不服,也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被害人对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五日内要求检察院抗诉,但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一审判决的刑事部分无权上诉,但对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一审判决的民事部分不服,可以在十日内提出上诉。
1.如果检察院对刑事部分提起抗诉,或者被告人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将对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一并审理。
2.如果当事人对附带民事部分提起上诉,对刑事部分的判决将不具约束力。二审法院只对民事部分进行再审。
3.在二审审理民事部分时,如果发现刑事部分判决错误,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