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7
农民和基础原材料企业作为社会商品的供应者,为了保证其经济利润,避免价格下跌而导致损失,可以采用卖期保值的交易方式。即在期货市场以卖主的身份售出数量相等的期货作为保值手段。
经营者面临的市场风险是商品收购后价格下跌,导致经营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为避免市场风险,经营者可以采用卖期保值方式进行价格保险。
加工者面临买和卖两个方面的市场风险。他们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成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原材料上升、成品价格下跌的情况。如果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和成品都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他们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综合套期保值,即对购进的原材料进行买期保值,对产品进行卖期保值,以确保加工利润。
为了更好地实现套期保值目的,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必须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在两个市场上采取相反的买卖行为,如在现货市场上买,在期货市场则要卖,或相反。
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则不需要进行套期保值,因为保值交易会产生一定费用。
根据净冒险额和保值费用进行比较,最终确定是否进行套期保值。
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预期变动额,并根据这个预测制定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执行。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的变化受持仓费用的影响。基差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实际运行变化的动态指标。
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基差是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变动幅度和变化方向不一致所引起的。套期保值者需要随时观察基差的变化,并选择有利的时机进行交易,以获得较好的保值效果甚至额外收益。
基差的变动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为套期保值交易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基差的变化主要受持仓费用的影响,观察基差变动比观察现货价格或期货价格变动更为方便。因此,熟悉基差的变动对套期保值者是非常有益的。
套期保值的效果主要由基差的变化决定。在理论上,如果套期保值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和结束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在两个市场上的盈亏将相反且数量相等,从而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交易中,基差不可能保持不变,这会给套期保值交易带来不同的影响。